台媒最近放话“台海开战优先击沉解放军航母”,这狠话听着唬人,但说白了就是政治作秀的成分远大于实际军事意义。

台军手里那几件号称“杀手锏”的武器,在解放军立体化防御体系面前,连航母的边都摸不着。
更关键的是,这种虚张声势背后,藏着台当局“倚美谋独”的赌徒心态和岛内“台独”势力外强中干的本质。

台海局势走到今天剑拔弩张的地步,根源在于民进党当局不断踩踏“一个中国”红线。
从2016年蔡英文上台拒不承认“九二共识”,到今年赖清德公开宣扬“两国论”,岛内“台独”势力仗着美国撑腰,把两岸关系当成了政治赌桌。

台湾《中国时报》早就敲过警钟,指出台当局这些年“抗中保台”的操作,既没换来美国真心相待,反而让ECFA等惠台政策岌岌可危。
可民进党就像输红眼的赌徒,今年4月还在吹嘘“领先美日韩进入关税谈判”,结果被《华尔街日报》曝光根本没挤进美国优先名单,闹了个国际笑话。
这种既要挑衅大陆、又想抱美国大腿的投机心态,直接导致台海陷入“越对抗越虚弱”的恶性循环。
台军敢叫嚣“击沉航母”,底气主要来自两件“洋武器”。

雄风三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吹到400公里,但实战中要突破解放军航母战斗群的防御网,难度堪比蚊子闯电网。
别看台媒吹嘘“雄三增程版能打到大陆沿海”,实际上这套系统严重依赖美国GPS定位,真打起来解放军启动区域拒止干扰,导弹立马变成无头苍蝇。
去年台湾搞出“雄三误射渔船”的乌龙,已经暴露其技术可靠性存疑。
至于那四艘老掉牙的潜艇,两艘荷兰造“旗鱼级”年龄比现役官兵都大,水下噪音大得跟敲锣打鼓似的,还没摸到航母200公里警戒圈就会被反潜机逮个正着。
解放军对付“航母杀手”早有全套反制措施。

天上高分系列卫星实时盯着台湾海峡,最新遥感41号卫星连甲板上的舰载机型号都看得清清楚楚。
海里山东舰、福建舰组成的双航母战斗群,配合055万吨大驱的防空反导系统,形成直径1500公里的绝对防御圈。
更别说藏在深山里的东风-26导弹,4000公里射程覆盖整个西太平洋,美智库2018年就警告航母得躲到2800公里外才安全。
今年初解放军双航母编队绕台演练时,台军号称能反制的雄三导弹阵地,全程被电子战机压制得不敢开机,这种降维打击的差距,根本不是几件进口武器能弥补的。
国际社会对台海火药桶其实心知肚明。

美国嘴上喊着“协防台湾”,可4月份关税谈判故意把台湾晾在一边,摆明只把岛内当局当提款机。
日本最近悄悄减少与台官方往来,连冲绳美军基地都在扩建防空洞,显然做好了“弃台保日”的准备。
欧洲企业更是用脚投票,德国大众、荷兰ASML等巨头持续加码大陆投资,谁也不想被“台独”拖进战争泥潭。
说到底,台湾2300万人的饭碗绑在大陆市场,光是ECFA每年带来的千亿让利,就不是几枚导弹能换回来的。
台媒炒作“击沉航母”背后,藏着三重算计。

一是给“台独”基本盘打鸡血,转移岛内经济下滑的焦点;二是向美国递投名状,幻想换取更多军售;三是绑架中间选民,制造“大陆威胁”的悲情氛围。
但这种走钢丝的伎俩正在加速反噬,解放军常态化绕台让台军疲于奔命,今年第一季度台空军紧急起飞次数同比暴涨三成,F-16V零件损耗速度远超预期。
更讽刺的是,台防务部门3月刚吹嘘“导弹年产量翻倍”,转眼就被曝光生产线因美国零件断供而停工,这种既要“去中化”又离不开美国技术的窘境,恰恰印证了“倚美谋独”的死胡同。
说到底,航母不仅是海上钢铁长城,更是国家实力的象征。
福建舰电磁弹射起降歼-35的画面传遍全球那天,岛内某些人应该看清现实:两岸统一的时与势始终在大陆这边。
与其幻想用导弹阻挡历史洪流,不如趁早拆除 “台独”引信,别让宝岛真成了美国军火商的屠宰场。#深度好文计划#
作者声明:内容由AI生成
转载请注明来自新闻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善良的嫂子,不卡在线播放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